我叫王戈,学号是0631000031;2006年,也就是UIC建校第二年考入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管理系;念了两年后发现念下去很可能无法毕业,因为成绩不理想并且该专业也不是我想要学习的东西,转系CTV,于2011年和07届的同学一同毕业。回想起来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十分精彩,和朋友一起建立魔.天伦乐队、从05届手中接过Band-Zone社团负责人(也就是现在iMusic音乐社的前身)、拉着好朋友一起组阁并且成功竞选第二届UIC学生干事会担任内务副主席、顶着压力被不理解的同学们各种署名匿名骂个半死筹办汶川地震赈灾义演、举办魔.天 伦乐队的毕业专场演出等等。或许看到这里你这个时候会说:“哇,这个师兄好臭屁好爱炫哦!虚荣心超强的!”对此我并不否认,因为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我说这些 自己内心里是否真的有沽名钓誉或者任何一丝耍威风充大头的想法,很诚实地说我无法证明我没有,但最直接的动机,应该是我为我在UIC所做过的一切感到自豪,并且没有后悔。

王戈

王戈      

      关于我现在的生活,我没有办法很有条理地告诉你个1、2、3、4,如果你有些时间的话,那请耐着性子看完一个文科男毫无逻辑可言的唠叨。

      2011年毕业以后我到了北京,成为了北漂大军的一员去给首都人民添麻烦。在北京期间我有两份工作同时进行:一是自己和别人开了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培训和制作电影;另外一个是进了中央电视台7套乡村大世界栏目导演组。然后2012年的10月 份逃离北京,原因如下:电影方面当了两部小成本电影的制片人,然后在北京的影视圈里发现自己的能力、人脉实在是有限,先天不足导致我自认为在影视圈里无法 达到我对自己人生的预期,于是我放弃了电影;在中央台乡村大世界很忙很累很充实,半年没休息过一天哪怕是周末,不断地出差做节目剪片,其实在中央台这段时 间我过得很适应,同事们也都很好,但是由于我大天朝的制度以及媒体性质的原因,类似“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的题材我也做了不少,实在是乏味并且也违背了 我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我强烈地觉得我的人生价值并不该如此体现。还有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问题,例如房租很贵,收入完全跟不上支出,北京气候我适应不 来只要在北京连续呆上10天就一定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北京交通很堵堵到我每天有3个小时就只能开着车光坐在车上听音乐什么都做不了等等……我在2012年10月份毅然辞职回到了广州。辞职一事我基本和家里是闹翻的,因此这段时间我的压力应该是不小。长辈们都觉得中央台是个好单位,就是我吃不了苦呆不下去,而我又懒得去和他们解释争辩,心想CTV我都熬过来了,中央台那点工作量算什么呢?回到广州后我的初衷是创业,有一个项目我和几个UIC的 好兄弟一起准备了两年,本以为回来广州正好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我们自己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当然,和家里闹翻 了意味着家里不会给我一分钱,正好有朋友开了酒吧管理跟不上,就兼了个职顺带解决以下温饱问题。这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在我再度投入到全职工作之前,我想我 更应该做的是了解自己,明确自己这一辈子该怎么过。

wangge2

王戈      

      以上是关于生活的唠叨。我翻了一下你的微博,发现貌似还有几个主题,那我也说说最近让我感触比较大的事情,关于社团。

       起因是某天晚上临睡前刷微博,正好看到 @夏梓杰 3月24日发了一条微博说:UIC的乐队环境太好,好像温室里的花朵,惰性太大--------和珠海大学生音乐联盟的人交流所得。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其实我心里面五味杂陈,此处先允许我交代一些历史背景。UIC05届就已经有一群爱好音乐的学长,创建了UIC历史上第一支乐队,很遗憾这只乐队并没有名字,因为是临时成军。然后他们同时创建了Band-Zone和Hip Hop-Zone两个社团。后来因为学长们个人的喜好,这群人分成了两拨,一拨管理Band-Zone,一拨管理Hip Hop-Zone。管理Band-Zone这帮学长他们非常努力地向学校申请了一年的排练房和架子鼓,整整一年,学校并没有批准,当时UIC的教学楼还没落成,文化小镇更是一片荒山,学长们都是住海华8栋,借励耘楼的教室上课。然后06届开学,我因为自己喜欢而且高中就一直组乐队的关系,我加入了Band-Zone。而学校方面在Band-Zone三百多名社团成员的强烈要求下,终于买了一套架子鼓,这是UIC乐队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UIC的教学楼也落成了。2007年4月,魔.天伦成立。当时教室并没有现在这么多,课室很紧张,是学生事务处的老师想办法挤了一个小房间给我们存放架子鼓,但是音箱等设备就放不下了。我们当时要排练,是每天从燕华苑2栋409,把约200斤重的设备(人声音箱,吉他音箱X2,电吉他,效果器,麦克风,线材等等)搬到UIC教学楼C区5楼 的天台(当时没有电梯),然后从办公室接电出来排练,排练完了,再搬回去。如此往复,整整一个大一,寒暑不侵,风雨无阻。然后到了大一的暑假,我意识到了 如果我们乐队的人想从学校得到更多的支持,我们必须为学校做点什么。正好当时赶上有一个全国冠军流行乐队大赛,我拉上了我的队友,一起参赛,杀进华南赛区16强,并且广告天下。然后,大二开学学校就批了E208A给我们社团作为专门的乐队排练房。我不肯定这两者有必然的联系。2007年11月11日,在学生事务处的帮助下我拉到了香港洪纺集团的赞助,举行了Band-Zone一周年庆典(好像到了11月就开Band Show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乐队成果展,珠海高校轰动。通过那次活动,Band-Zone风头甚猛,一时无二,同时也获得了学校各方面更大力的支持。也许,根据我个人不负责任的猜测,现在外人所谓的UIC乐队环境太好,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吧。

wangge3j

王戈所在的摩天轮乐队      

      外人不了解UIC,有“好像温室里的花朵,惰性太大”这样的评语,我并不反感。毕竟,无知者无罪,不是吗?作为一个看着UIC的乐队成长的过来人,我陈述3个事实:

1、  UIC乐手们的设备绝对是奢华的

2、  在UIC乐手的个人技术上和对设备的调试运用上,平均水平确实比其他高校的乐手差,而且不是一点

3、  乐队是一个整体,乐手们之间的配合是通过无数次排练才能提升的

       综上所述,外人有这样的评语,我丝毫不觉得奇怪。

       我无法去评论现在UIC的乐队和乐手们到底如何,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没有资格。我想呼吁大家珍惜UIC这片得天独厚的乐队环境但也理解你们很难真的发自内心去珍惜,因为毕竟你们没有经历过每天从宿舍搬200斤的设备走一公里到学校排练的这些所谓的苦日子。我们魔.天伦乐队,可能当时背负的是UIC乐队的荣耀,所以我们乐队的每个成员都很自觉地去练习,去提升。但我想告诉UIC的乐手们,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所谓的UIC乐 队的荣耀并不是一支乐队,几个乐手就能承担得好的,确切来说,没有人有义务去承担这些虚无的东西。乐队就是一种爱好,一种寄托,只要你喜欢,甚至发自内心 地热爱,那就足够了。毕业后我和我的队员们天南地北,无数次我只是想拿起吉他和朋友们进入排练房疯狂地宣泄一通不到双腿酸软双目尽赤不罢休,但是却已不 能。所以,与其去珍惜UIC得天独厚的乐队环境,还不如珍惜你们大学4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听从自己的心,去勇敢地充实自己的梦吧!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天色也已经大亮,最后感谢Gaga学妹你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去用文字记录一些心思,同时也祝学妹你能在UIC的大学生涯中找到足以让自己回味一生的精彩。(真心祝愿,非客套)

文:王戈

图片来源于王戈微博